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竣工,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和世界第四高楼。它还刷新了一项纪录,把国贸大厦当年三天一层的建筑速度,提升到了两天半一层。
下一个地标在哪里?每个深圳人的说法都不尽相同。一名市政府官员认为市民中心当之无愧,毕竟全国很少有这样的广场提供给市民读书听音乐。深圳知名网络评论员老亨认为深港之间的一片荒地才是新地标,因为那意味着深圳未来的发展方向。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速度”已经不再是单一评判标准。2004年,深圳市提出了“四个下降、三个提高”的指标体系:即单位产出占用土地显著下降,资源消耗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显著下降,初级劳务工在劳动人口中的比例下降,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显著下降。经济增长中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经济增长中绿色GDP和循环经济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要舍得时间,舍得投入,舍得声誉。”深圳市领导层如是表态。
旧标语牌的新注释
作为与国贸大厦相生相伴的深圳旧标识,“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牌如今已经换到第五块了。早在第一块标牌被取下后半年,袁庚又让人做了个木板,并用红漆涂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的字样,放在微波山下。
1982年11月22日,《蛇口特区报》头版发表文章《从南山到大鹏湾——各省市外贸代表团参观深圳纪行》的新闻,其中写道:代表们为一幅巨型标语所吸引,不由得停下脚步。北京市一位代表大声念道:“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有人赶忙掏出笔来把这几句话记在本子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就是蛇口精神,也是特区建设的写照,令人耳目一新。但愿这种精神遍地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这是这句口号第一次刊登在报纸上,从此广为人知。可惜,这块木板被一个不识字的民工当成柴火给拆走了。不得已,蛇口工业区宣传处制作了一块新标牌,并最终确定为两句话。
1984年,袁庚得知邓小平将来深圳视察的消息,立即下令工程公司连夜加班,用五六米长的铁皮和三脚架重做了一块牌子,并指定放在从深圳进入蛇口的分界线上。当周围人奉劝他慎重些时,袁庚斩钉截铁地说:“没有万一,有万一也要干!”
这一年的1月26日,邓小平来到蛇口工业区大厦的会议室。袁庚右手轻轻地按了下他的手臂,抛出问题:“小平同志,我们提出了个口号,叫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不知这种提法对不对?”
“哦,我们在进来的路上看到了,是块标语牌上写的。”邓小平的小女儿提醒说。
“对!”邓小平点了点头。
袁庚终于松了口气,这个颇有争议的口号,最终得到了肯定。
如今,这句话所代表的精神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位于深圳布吉一个毫不起眼的大芬村就是个例子。
一个周末的早晨,26岁的张利兵在自家三楼的画室里临摹凡·高的作品,不远处的阳台上晾晒着不少未干的画布。他对《纽约时报》的记者说,自己已经临摹了2万多幅凡·高的油画,这个数字比凡·高当年亲手创作的要多得多。这些仿制品中的70%出口国外,从家庭明信片到餐馆装饰品,几乎无处不在。
在这座占地只有0.4平方公里的小村里,随处可见张利兵这样的人。这里聚集了全国各地2000多名画家和工匠。和创作画作不同,大芬村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临摹原创作品,然后低价销售,像是一个大型的油画复制加工厂。临摹画师们分工细致,有人专门负责轮廓,有人负责画树,还有人负责画天空。 文 / 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