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第一印象形象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交往世界里的开端———第一印象,同样会决定一个人的交往“命运”。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交往者雄厚的资本,是交往者可以引以自豪的条件。管理者在编织人际关系网之时,应当首先想到的是:照照镜子,留心举止,在别人的心中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先入为主:人生交往的资本
人能否操纵自己在心理交往中的形象和地位?人生交往的资本是什么?
漂亮的外貌,高雅的气质,抑或热情的品质,金钱与地位?都不是。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生交往的资本是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就是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关于对方的最初印象,这种第一印象在对人认知和交往中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炫耀的资本,直接决定一人的交往活动。中国的成语“先入为主”便是对这种第一印象的作用的最好概括。
国外曾经有一本关于第一印象心理学的书,其副标题是The four minutes sel1,这个副标题似乎有点夸张,把人生当作了游戏或赌博。其实不然。在充满竞争,讲求效率的现代社会里,尤其是商业界,交涉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让对方相信你,而这一切,只消短短的4 分钟的交往,即可分出胜负,因此第一印象可以决定交往中的一切,是交往成败的关键,而良好的第一印象则是交往的资本,是保证交往的继续或博取群体接纳的必备条件。如果在对方的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不仅能够骄傲地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且可以因“先入为主”而信心百倍地去稳操胜券,获得交往的成功。
那么,为什么良好的第一印象能被赋予如此的美誉呢?这就需要从第一印象的构成和特点谈起了。
第一印象实际上主要是由四个方面构成的:自己看起来如何,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如何,该说什么话和如何听人说话等。乍看起来不以为然,可细细品味,却又不无道理。美国亚利桑纳州立大学经营管理学系以商界人士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受调查的人一般一天中约有85%的时间,不是以自己说话,就是以听他人说话的方式,作为沟通的手段,也就是仅用说和听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而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心理学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如何说话或说话时他人的看法怎样,往往比实际谈话的内容更具影响力,因为和他人接触的几分钟内,对方的注意力特别集中,记忆力也很强,将眼睛和耳朵都朝向你,捕捉从你身上发出的信息,并依此形成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通常,对方先用眼睛注意你的性别、年龄、衣着、姿势、脸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没有张口说话之前,就已经将一半以上的信息由脸部表情等表层的东西传达给对方了,而对方也将这些特征作为构建一个人轮廓的原材料,这些材料足以勾勒一个人了。同时,眼睛对信息的处理是极其神速的,在几秒钟内即可组合完毕,而且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足以区别于他人。在这之后,就是耳朵起作用了,初次见面,对方还习惯于去听你的声音,“听”
你的情绪、态度和人格。如果我们把“看”和“听”相加起来的话,那么在最初的几分钟内,90%的信息已经接受,还有什么印象不能形成?
因此,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首先靠的就是外部特征和“所说的话”。那么,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和有效地说话,则成了提供信息的重要途径。例如,说话时要能把要强调的事有效地传递给对方,以保证沟通的完美性;说话时说的内容要与表现方式一致,那种目光游离或冷若冰霜的欢迎方式,只能换来不佳的印象。
而良好的第一印象之所以能起到先入为主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第一印象具有“泛化”的特点,会在对方的心目中开辟一个新的领地,以唯一的形象来取代空白。而对方由于仅仅认识了这唯一的形象,便会“以点概面”,作“似”有理由的推论和同化。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以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对方所认同,整个交往的绿灯便会像夜间航行的飞机跑道一样统统打开,出现一个
令人赏心悦目的交往景象。
如果说好看的外貌像一张全球护照在交往世界中通行无阻的话,那么外貌终有褪色的时候;如果说热情和能力可以赢得众多的朋友和真诚的友谊的话,那么这些个性特点的“人为”性也会让一些人可望而不可及;如果说金钱、地位、关系可以使人神通广大的话,那么这些“神通”终归会因其庸俗而为一些人所唾之。所以,真正能称得上人生交往资本的,当非良好的第一
印象莫属!良好的第一印象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可以打开任何人关闭的交往大门。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吧”的魔法获得了金银财宝,而我们现代人则只要依靠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可以畅游人生,尽情嬉戏于交往的河流,走向他人的心灵。
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前提
自由自在地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潇潇洒洒地走向他人、走进人群,这是那些屡屡被第一印象所困扰的人们最梦寐以求的,也是管理者每一个人包括津津乐道的话题,并希望以此获得朋友、获得爱情、获得事业的更大成功。
虽说人生是一个大舞台,但人的生活毕竟不是游戏,也不是演戏,每一个人都难以轻松自如地去“演自己”。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是如此。欲自由自在地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必须善于剖析自己,分析自己;要看看镜子中的自己,了解“自己看起来如何”。
可以说,很多人都无法回答“自己看起来如何”这个问题。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在与人见面的最初几分钟内,自由自在地创造出令自己满意并为对方接纳的形象的话,实际就等于已经回答了“自己看起来如何”之类的问题。
因为,每个人的态度、动作、衣着、表情甚至身体特征本身,都不断地在展示一个人自己,向对方提供关于自己的信息,对方完全可以依此而毫不费力地得出“你是什么样的人”的结论,此时的结论就是第一印象。所以,要想自由自在地创造自己的形象,其前提就是看看镜子中的自己。具体说来有三:
一是注意外表和体态语言;
二是了解自己的优点;
三是懂得从哪些方面去塑造形象。
脸部表情和体态语言是建立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根据。外表讨人喜欢是一项很宝贵的资本,这种人更能获得他人的关心和信任。在我们身边,经常有一些人对非词语信号很敏感,与人交谈时总是面带笑容,听人说话时表现出专心的样子,这些人一般都是人际关系很好的人。
因此,在交往中,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需要检查自己的外表,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努力排除一切干扰良好印象形成的因素。例如,不是发自内心的“浅笑”,握手时的手部无力和目光偏离,听人说话时的注意力分散等等,都会影响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而这些表现都是一个人态度的流露,都是我们可以通过事先的注意而加以避免的。严格地说,人际交往的开始,并不是两
个人见面的那一刻。因此,事先了解对方的特点,并根据对方的特点设计自己的体态语言和说话方式,无疑将有助于交往,有助于第一印象的建立,这些超前的活动应该成为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使我们不必事先花时间去做交往的准备工作,我们在交往的最初几秒钟,也应当很快地注意到与交往有关的外部特征和体态语言,不要在交往的一开始就被对方以一种不喜欢、不接纳的态度所对待,因为那是不可救药的,以后纵然在交往中表现再好,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了解自己的优点也是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前提工作。虽然每一个人都竭力维护自己的形象,自我感觉良好,但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如实了解自己优点的人并不多见。所以在交往中,有些人不是对自己的长处过分得意,便是错误地理解了自己的所谓优点,这样,就难免在交往中碰壁。相反地,有些人既不是天生丽质,也没有过人的优点,却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了如指掌,并能很好地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点,每每交往皆能得胜还朝。所以,与他人交往并非要将自己的优点全部展示,就是说,不是优点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优点都能在交往中起到好的作用,而是要表现得恰到好处,符合对方的期待才行。
要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必须懂得从哪些方面去创造条件,懂得事先从哪些方面去做准备工作。通常,人们在交往中,特别是初次见面时,会注意对方的八个方面,即性别、年龄、外表、脸部表情、视线、态度、容许接近范围和身体接触。在交往的最初几分钟内,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通过它们来传递的,这些信息便是构成第一印象的重要成分。
性别是形成第一印象的首要因素。人们在第一次见面时,通常都会因同性或异性而有不同的交往表现,特别是人们会“习惯地”将某些特征分别地赋予男性或女性,而这一点又以对女性的轻视更为突出。因此,在与别人第一次交往时,一个女性如果能很好地运用其他的非词语沟通方式,可以弥补或帮助对方超越性别观念,使对方转而注意其他的方面。而令女性困惑的是,
她们比男性更能正确地看清对方的身体语言,却往往被自己的身体语言破坏了自己的优点,就是说,她们很难掩饰对对方的感觉或自己的感情。这样看来,男性要更多地学会如何去看,去识别,女性要更好地去做,去表现,这样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年龄在第一印象形成中的作用为更多的人所忽视,不过,确实由于年龄由动作或态度显示出来,其本身并不醒目,所以我们可以借外表或其它因素来掩饰年龄,也可故意引人注目,如通过发型或服饰的设计,即可“显老”或“显小”。
似乎外表因素是人们在交往中最为重视的,其中对建立第一印象起作用的外表因素主要有身材、姿势、服装、发型和饰品等,这些外表因素最常被人们用作构筑第一印象的材料,也是对方特别注意的方面,并依此判断一个人。通常,一个人穿着整洁会给人留下一良好的印象,一个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会赢得很多人的欢心,而那些不修边幅的人,常常遭人拒绝。
人的脸部表情是一个人内心状态的“晴雨表”,是一个人情绪、态度和人格的外在表现。利用自己丰富多彩的表情来建立自己的第一印象,不失为一着妙棋。表情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良好的人格,可以弥补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可以掩盖自己的一些缺点,“蒙娜丽莎”式的永恒的微笑会使一些人成为交往中的常胜将军。顾客与营业员之间的交往更多的都是初次交往,广州南方大厦靠的是微笑服务赢得了更多的顾客,变一次性交往为长期性交往。著名交际学家戴尔·卡耐基也曾告诫人们:要学会微笑。但是,人的脸部表情很难“读”准,正如微笑可以表达友好、表示歉意,也可以表示轻视、表达不友好,所以我们还要善于去“读”表情以外的信号,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真正的感情状态,确保接受信息的准确性。反过来说,就要求我们脸上的表情应与传达的语言或声音保持一致,因为脸部的表情对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效果很大,人们在接受各种信息时,习惯于注意对方的脸部表情,并且在两者不一致时,忽略对方的表情,而相信对方的声调。
如果我们因为声调被对方降低了我们的印象分数,那就太不值得了。
眼睛是能够说话的,在交往中,眼睛被对方注视得最多,成了判断一个人内心状态的最主要依据,两个人见面时即使没有张口,从目光上即可判断出心理占优势的一方。所以我们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应善于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视线,也要学会了解对方视线的含义并随时调节自己的视线,不能因为它而触怒对方或导致交往的中断。一般的,可以直视对方,但以不引起对方不愉快为原则。在见面时,一直直视对方,比较不会出差错。
人的动作是一个人情感和态度的自然体现,但一般人却很少注意自己的站立和坐的姿势、走路方式以及一些习惯性动作,而这些对构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慌张地走路,表示有压力或不安;动作自如表示态度坚定、自信。因此,为了保证与人交往时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应当事先克服某些不良动作,特别是某些习惯性动作。
一个人的容许接近范围和身体接触情况对于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也有影响。一个人的容许接近范围直接反映了他的人格特征,而身体接触也是沟通的重要手段。有些人逢人有分寸的握手,既得体,又表现了热情、开朗的性格,对于建立第一印象是非常有利的。
上述八个方面都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我们随时须注意这些方面的含义和作用,并根据对方的情况和当时的环境恰当地准备和使用,让对方对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掌握身体、声音及语言等三种传递手段,注意自己的服装、脸部表情、微笑、点头、视线、动作、姿势、个人空间和接触方式都在“说”些什么。
当我们看清了镜子中的自己,做好了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前提性工作,就应当进入实战状态,在实际的交往活动,特别是与人的第一次见面中,去努力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去获取人生交往的资本。
文 / 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