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纵观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化的商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的生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的企业同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相比,发展时间短,整体规模小,应变能力低,竞争力弱,我们的企业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突飞猛进的技术,如何化解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可能带来的损害,这些都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不可回避的要害之一是我们的企业如何看待产品开发,如何看待设计,怎样做设计。产品是企业与消费者联系的纽带,产品开发是企业生命动力的源泉,对此我们的很多企业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工业设计起步较晚,设计的政策和组织尚不健全,对待设计问题,我们的企业必须在跨越中求发展,起步晚,但起点不能低。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早已从产品的形态、色彩设计向系统设计管理发展,设计管理不仅仅是对设计组织进行系统管理,同时更重要的是设计管理要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从而成为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核心环节。虽然设计管理是一个全新的工作内容,在国内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但充分的认识其关键性应作为国内现代企业及经营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在提高企业设计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设计管理工作,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策略中。
1 企业设计管理概述
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涉及领域宽,技术难度大,设计工作量重,而且在现代企业里产品设计同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宣传等息息相关。所以说现代设计不是个人行为,也不是企业设计部门的独立工作范围,企业设计工作日益系统化和复杂化,企业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保证企业设计资源充分发挥效益并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获得好的工业设计不仅是一项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管理工作。一方面,设计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各种设计活动,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被合理化和组织化,同时设计部门与其它管理部门、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被明确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设计管理也是一个系统,是一个针对于全企业范畴的管理系统,它离不开企业的整体经营策略。前ICSID主席罗伯特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将设计行为作为一正规的程序加以实施,是与企业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的,并协调各因素达成一致。而企业的经营策略包含其短期的奋斗目标及长远的规划不能脱离设计的整体化的策略。不仅是设计部门内部的一体化管理,更重要是对企业而言的设计一体化管理。究其本质,设计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系统,它以设计为先导,在不断延伸的设计领域中协调设计资源的安排,完善设计过程,使整体设计有计划、有目标。对于企业而言,它是达到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产出效益的管理系统,它是在企业的计划和实现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认知中发展起来的。它区别于单纯部门的一体化管理,是一种企业整体层次上的一体化,是超越设计本身的。
2 企业实施设计管理的必然性
2.1 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人类正步入了数字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企业模式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仅注重于传统的管理内容如财务、人事、固定资产、生产技术等,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企业必须对设计加强宏观管理,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把握设计,协调企业的所有资源,对其进行最优化配置,以保证开发的正确性、系统性,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作为互动媒体,企业在网上直接与消费者对话,企业将产品以可组合的模块的形式存入数据库,通过INTERNET传达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INTERNET对这些模块进行重新组合,达到心目中所需的产品;设计师根据反馈的数据将概念转化为设计,转化为现实产品。在这样的模式下,市场灵活多变,企业营销、设计和生产等部门息息相关,设计管理则是企业协调控制系统的核心,是企业能否成功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2.2 市场竞争的需要技术与信息不断加快更新速度,使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愈发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要求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快速、高效的开发新产品;而且要求企业构建并保持统一的企业形象,将设计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通过设计,将企业的战略转变成独特的产品识别和企业形象,并且在产品开发设计、广告宣传、展览、包装、建筑、企业识别系统等不同的设计方面应协调控制,以统一的形象持续不断地让消费者认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加强设计管理,保证设计与企业的总体战略(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目标市场、发展方向等)同步协调,而这恰恰是现代竞争性企业设计系统的着重面。总之,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和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必须实施设计管理。传统的稳定的市场、稳定的产品和稳定的生产线已转变为不断变化的市场,不断变化的产品和生产工艺上的不断创新。这就需要不断增加管理思想上的灵活性,管理风格上的系统性。而且随着企业中主要的设计对象的产品的多样化、系列化、个性化和企业识别计划体系 (CIS)的出现,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设计管理的出现都是历史的必然。
3 信息时代的企业设计管理
首先,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工业设计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智能型创新性的产品开发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进行数字化的建模、数字化的装配、数字化的评价、数字化的制造及数字化的信息交换。这样的CAD系统为设计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全程数据不间断共享,强大的并行工程、精确的加工精度和一体化的设计策略使所有的开发人员能够在这个平台上高效的协同工作。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INTERNET在商业中的运用也有了新的突破,从企业来讲,加强了信息的交互能力,在设计、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具有全程监理的可能。所以企业设计管理又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一方面,企业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消费信息的收集,并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和运输,销售中得到最大的实惠。另一方面企业也通过INTERNET将产品,服务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使其达到充分的沟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消费者满意度。并且,它也为企业内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企业设计管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企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设计进行系统管理,如利用设计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和实时监控达到在消费终端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设计中的准确定位和生产中的减少库存等。总之,企业管理在商业需求的推动下进入企业再造时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迅速成长和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为新型的设计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企业应用基础。
4 我国企业实施设计管理的策略和方法
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设计的政策和组织尚不健全,在企业里,管理层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方面的局限,限制了设计师的能力和作用;甚至有些企业决策者还未真正认识到工业设计对企业的重要性,更谈不上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把握设计了 。这些都给我们的企业实施设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几年,我国的设计组织、高校和研究机构不断地引进国外设计管理概念和策略及国外企业的实施案例,并作了很多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企业在设计管理的实施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企业的决策者要有设计管理意识。要给企业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清晰的企业计划;要将设计师的作用从单纯的产品造型发展到产品计划、系列商品开发乃至企业形象、战略、文化的参与,即将工业设计向企业设计演化,即企业的每一个视觉元素,行为方式都可归入设计管理的范畴,实行统一的、有计划的管理。其次,企业应形成完整的机制和具体的措施来保证设计管理的实施。现代企业设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的内在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它几乎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胞,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新的、有力的系统来管理设计。这就意味着在决策部门中至少有一位对设计有浓厚兴趣,并有一定水平的人士负责企业的设计工作,负责将企业战略转换为企业设计,并且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即在企业各部门建立起一系列的设计管理工作小组,构成日常的设计管理网络。将设计管理的概念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这种网络必须有一种保证设计各方面最大限度的交流和直截了当联系的机制,以真正发挥其作用,实现营销、设计、生产的全程监理。 同时,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企业设计指导性文件,提供评价设计的基本原则或视觉造型方面的规范,以保证设计工作的连续性,控制企业的设计活动,全面、正确地体现企业精神、经营思想、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张福昌,张寒凝.设计管理.艺术与设计.产品设计,2002(6):35-38
【2】陈汗青,瓮志刚.论企业的一体化设计.重庆大学学报增刊,1995(7)
【3】潘云鹤.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发展状况与趋势.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1999(11)【4】David Aaker. A Brand Is More Than A Product. Innovation 1998 Summer,38
【5】何人可.工业设计与设计管理.设计在线网站
【6】范成伟.企业的设计传达与认知干扰研究.
文 / 郭会娟 汪海波 朱岩岳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